祖國頌
曲銘祺 榮成第二中學
長劍穿空,能縛蒼龍。今年,新中國迎來了讓人翹首期盼的七十華誕。在承載著悠悠歷史的長安街上,萬人空巷,禮炮齊鳴,三軍竟發,紅旗招展,彰顯著中華民族的巍峨與氣魄。這次閱兵,是近幾次閱兵中規模最大的一次。總規模約1.5萬人,包含15個徒步方隊、32個裝備梯隊、12個空中梯隊。
陽山那畔,旭日東升。七十年來,滿懷著希望與夢想的中華兒女,走過泥濘,踏平坎坷,濟帆滄海,乘風破浪。我們經歷過自然災害帶來的苦難,也經歷過經濟建設探索中的失誤,更經歷過東歐巨變后的彷徨。我們曾經變得不自信,盲目崇洋媚外、照搬照抄。
但是,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在全國各界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在曲折中發展,在摸索中前行。挫折中,我們韜光養晦,厚積薄發;富強時,我們居安思危,砥礪前行。從一五計劃的勝利,到市場經濟的確立;從翻身農奴把歌唱,再到如今即將徹底打贏脫貧攻堅戰。中國從幼小逐漸強大,讓改革開放浪潮洶涌的浪花響蕩在中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而中國也圓滿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華麗轉身,書寫了一曲又一曲驚天動地的燦爛華章。立足今朝,回眸來路,七十年崢嶸歲月,我們可愛可親的祖國向世界展示出了一個大國應有的忍耐力和遼闊的心胸。
天下雖安,忘戰必危。隨著十點鐘聲的敲響,天安門前萬馬奔騰,雄姿英發。長纓擊空,蛟龍斬浪,雄獅起舞,威震四方。三軍齊閱,浩浩湯湯,揚我中華,響徹宇間。這次閱兵,不僅是我們軍備實力的一次全面展示,更是中國強軍路上一首激人奮進的不朽戰歌。15式輕型坦克,陸上應急作戰的“急先鋒”;東風-17常規導彈,精確打擊的必殺器;東風—41洲際戰略核導彈,國防戰略的總體支撐;新型潛射/艦射反艦巡航導彈YJ-18/18A,人民海軍反艦懾敵的中堅力量;還有直-20戰術通用直升機首次亮相等等。這些都是支撐強國、強軍夢的堅強實力,是維護和平、捍衛和平的銅墻鐵壁。從1949年大閱兵到2019年大閱兵,我們看到七十年來,人民軍隊曾經簡陋的裝備,變得愈發機械化與信息化;七十年來,一代代共和國的建設者始終不渝,用亮劍的軍魂和不屈的斗志,投身到改革強國的熱血實踐。看那昂揚的方陣,雄亦赳赳,氣亦昂昂,踏著整齊的正步瀟灑走來,這里沒有硝煙,但旌旗飄揚;這里和平安定,因為他們時刻準備著;這里步履匆忙,是因為他們懂得將責任和使命擔在肩上……
還望今朝,強國有時,青年懷志,自當不息。復興的步伐,即將踏入另一個時代,這個時代激揚澎湃,這個時代屬于新世紀的我們。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們宣誓繼往開來,我們承諾劈荊斬浪,我們走在追夢路上,我們都是追夢人。當今朝華筵散場,獨望九州心飛揚。只念那,巍巍我中華,怏怏我華夏,赳赳舞紅旗,款款誦雄歌。同我引熱淚作酒,對高陽,捧觴酹江月。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